首頁 >最新訊息 > 公佈欄

診所的「門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就診後未滿7 日再次因同疾病就診率」

日期:2014-06-16

 

 《資料來源》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108期 (103年3月號 )

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顯示,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件數每年達數千萬件,為健保前20 大門診疾病之一,而在健保醫療費用每年5 千多億的支出中,上呼吸道感染的醫療花費也屬前幾名,顯示輕症就醫耗用健保不少資源。

諮詢╱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 莊人祥
  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臺北業務組專門委員 陳玉敏
撰文╱丁彥伶

上呼吸道感染其實是俗稱的「感冒」,根據國內外的醫療統計顯示,90%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。目前感冒治療主要針對患者主訴的症狀,例如鼻塞流鼻水、咳嗽、發燒、喉痛或是頭痛等,予以「症狀治療」之藥物。

以一般病毒感染的病程來說,服藥治療後約2至3天症狀即會緩解或改善,若未再發生繼發性感染或併發症,通常在4到10天後,在人體自然免疫力的幫助下,都可以自然痊癒,所以患者在症狀減輕後,即不需再到醫療院所拿藥。

病人就診後未滿7日再次因同疾病就診率

由於感冒急性症狀約7到10天內可減輕,而其他咳嗽等小症狀通常在1、2週內會自然痊癒,所以病程中就診一次算是合理的。若患者在同一病程內就診2、3次以上,通常可能是因併發了鼻竇炎、氣管或支氣管炎、中耳炎等其他感染,或是診斷不明確,以致使用的藥物無法減緩患者的症狀,或是引發再次感染。

病患因同一疾病反覆就醫,除要付出醫療院所來回奔波等候看診的時間,亦包括掛號費及部分負擔。因此健保署在邀集各科醫界專家討論後,建立了「門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就診後未滿7 日再次因同疾病就診率」評量指標。如果個別院所門診上呼吸道感染病患的「2次以上複診率」較其他院所高時,建議醫師考慮調整開藥的種類或天數,並適時給患者正確自我照護觀念,以減輕病患反覆回診就醫的負擔和風險。如果醫療院所的2次以上複診率低,顯示該醫療院所的感冒病患多在一次診療後病況就獲控制,患者衛教成效較佳。

另一項「就診後同日於同院所再次就診率」指標,指的是:患者在看完門診後同一天內,又返回同一門診再次診療。這種情形可能是患者未能遵循醫囑做好自我健康照護、想尋求其他醫師的第二意見,或感覺醫師診療不適切,覺得自己未獲得完善的疾病衛教,或患者本身病情轉變而造成同日內再就診。根據這些指標監測,可以反應醫療院所對病人的處置品質,督促醫療院所更深入了解原因,提升對門診病患的醫療照護,同時也可提供為民眾因感冒時選擇就醫場所的參考。

「醫療品質資訊公開」專區的查詢

民眾若因上呼吸道感染,希望有選擇醫療院所之資訊,可以透過健保署的全球資訊網獲得瞭解。首先,進到健保署全球資訊網首頁,游標點選「主題專區」,再點選「醫療品質資訊公開」專區,即會進入「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」的頁面,之後再點選「院所別之醫療品質資訊」,點入「西醫基層總額」,點開頁面後,即可看見「門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就診後未滿7 日再次因同疾病就診率」的選項,內容即可看到針對上呼吸道感染,以及評估醫療院所治療品質的指標的完整介紹。之後再依個人需求,亦可點入「進階搜尋」,或是「地圖式搜尋」,可瞭解某區域,或是就個人所在地區進行院所查詢,選擇適合的就診醫療院所。

上呼吸道感染多數無需就診

上呼吸道感染每年都名列健保藥費支出最多的前幾名疾病之一,但其實據健保署在民國94年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進行「建立提升民眾醫療資源使用知能之傳播教育機制─以上呼吸道感染者為例」的調查顯示,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診的患者中,僅4 成3 的症狀符合就醫必要性。
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莊副署長人祥表示,病毒造成上呼吸道感染並無特效藥,只能針對患者的症狀給予緩解的治療,所以除非患者出現呼吸短促、喘鳴、體溫持續3天超過37.8℃,咳嗽、流鼻水超過1週,或有胃腸、耳朵、頸部淋巴腺嚴重疼痛等「上呼吸道感染求醫必要性」症狀,才需要就醫治療,否則一般只需要多休息、注意均衡營養、多喝水等自我照護處置,即可自然痊癒,如果服用太多不必要的藥物,反而可能造成身體器官的負擔。

感冒和流感的區分

一般感冒容易和流感混淆,莊人祥提醒,由於流感嚴重可能致命,因此民眾應培養自我評斷一般感冒或流感的能力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,症狀除了咳嗽、流鼻水、喉痛等和一般感冒類似外,不同之處在於流感會合併全身無力、痠痛及嚴重頭痛等全身性症狀,而且在發病1到3天初期常有高達39℃到40℃左右的高燒。

流感發燒階段可能有發冷、寒顫、嗜睡等全身性症狀,發燒期間通常持續3到5天,也可能延長至7天,但通常在發病中期症狀開始緩解。莊人祥提醒,若民眾屬流感併發症高危險族群(如老年人、幼兒、患有心、肺及腎臟疾病、糖尿病、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)應特別提高警覺,感染流感後應儘速就醫;一般人感染後出現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、發紺(缺氧、嘴唇發紫或變藍)、血痰、胸痛、意識改變、低血壓、高燒持續72小時等亦應立即就醫。

若流感發燒超過一週,或是不適症狀超過兩週以上未痊癒,出現嚴重合併症的可能性會增加;如細菌性支氣管炎、中耳炎、鼻竇炎,甚至是肺炎、腦炎及心包膜炎等。莊人祥提醒,若是流感併發肺炎及腦炎、心包膜炎,惡化可能有致命危險,尤其是幼兒及老人,或合併有糖尿病、腎病、心肺疾病、肝硬化等慢性病的患者,以及癌症、自體免疫疾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,也要特別注意,若發現病情沒有改善,務必要再就醫始能得到適切治療。

感冒如何自我照護

莊人祥表示,若無特別症狀,一般的感冒患者只要多休息,提升自己對抗病毒的能力,並且多喝水,幫助上呼吸道的黏膜對抗發炎反應,避免吃油炸、燙、辣等刺激性食物,減少對黏膜的刺激,建議戴口罩,除了可以避免自己咳嗽或打噴嚏傳染病毒給別人,也能隔絕乾燥及刺激空氣對黏膜的刺激,同時應避開二手菸及灰塵多的場所,多吃生鮮蔬菜及水果,提供足夠的營養,健全自己的免疫系統,通常很快就能戰勝感冒,恢復健康!